教书必育人,育人先育德。担任初一6班班主任已经半个学期了。班上大多数孩子在小学都是被老师和家长捧在手心的优等生,手握各种杯赛大奖,但自我效能感极强的他们,大多都在小升初考试受到了打击。并且,升入初中以来,远离父母的监督,各种问题都逐渐暴露了出来。期中考试在即,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并明确在深附三年的奋斗目标,我针对班级的群体特点,给同学们带来了这样一节班会课:清零,从深附再出发。
首先,我设置了一个“传递橘子”的小游戏,游戏规则如下:橘子从发起者的手里发出,按顺序回到发起者的手里。要求传递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触及到橘子,所需时间最少的获胜。在三次的游戏中,每个小组所用时间都愈来愈短,最后有一组同学用时仅不到1秒。全班同学在为之惊叹的同时,不禁都陷入了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这么快呢?“因为他们团结协作,把手放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因为他们善于动脑筋创新。”“因为他们懂得摈弃传统思维”等等,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启了讨论。“同学们,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明白了打破思维惯性的重要性。其实,这也告诉我们,要及时更新我们的思维。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便是教大家如何和过去告别,辉煌也好,失败也罢,摆脱过去的旧包袱,重新从深附出发。”就这样,我引入了这节班会课的主题。
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在深附,做一名优秀的初中生,他们目前还缺乏怎样的品质?第二个游戏是“数数60秒”。所有人闭上眼睛,在同学们认为60秒到了的时候睁开眼睛。结果大多数同学在30秒甚至30秒不到就睁开了眼睛,坚持到60秒的同学寥寥无几。紧接着,所有同学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在60秒内写下班级科任老师和同学们的名字,写的名字最多者获胜。在我喊停时,所有同学都发出了感叹:“啊!时间好快!”。这时,我开始引导孩子们思考:同样都是60秒钟,在两次不同的活动中,你对时间的感受有差别吗?“我觉得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做,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好无聊,”小睿嘟囔着嘴抢答道。“老师,我觉得您让我们写名字时,60秒一瞬间就溜走了。”小珊回答道。“对呀!我都没来得及写几个名字。真是“白驹过隙”呀。”“我也是,看来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加入了讨论。这时,我已无需再多言,孩子们已经在一次活动体验中明白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小学时,学习只需要按照父母的安排,完成当天任务即可。且大多数时间父母都会守在书桌旁陪伴着学习。升入深附后,父母这座靠山不在了,同学们一下子手足无措:课余时间该如何安排?晚自习该如何规划?很多个问号将孩子们困住。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乃是班级同学现阶段最欠缺的深附优秀学子的品质。相信从今天这些小小的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对时间规划能有更真切的感受和反思。
我设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写给小学的自己”,旨在引导孩子们和过去的成就和失败告别,清零后认识自己的起点,懂得从深附重新出发,发现更好的自己。课后,我认真地读完了每一位同学的信,感慨颇多,特整理摘录部分,与大家分享。
“你现在应该是5年级吧,那是小学最快乐的一年了。可那时的你太张扬了,到六年级都没能完全收敛住。以后要记得把性子收一收,山外有山,你的成绩不足以让你张扬。安静下来,珍惜时间,我会在更好的未来等你。”
——小林
“小学的我,你好!你应该还记得我——一个倔强刁蛮的女孩。我的一笔书法在那儿练成,我的一张张奖状在那儿诞生。他们是荣誉,更是毒药。决定改变自己的,是不再名列前茅的成绩,是不再优美的字体,我不知道自己的变化吗?从第一张试卷发下,我就知道:要从头开始,将过去冲尽,描绘新的未来!期待三年后的的自己,”
——小妮
“致小学时代的自己。在华杯取消前,我知道你无数次幻想着“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与日后在名校初中的美好生活。华杯取消后,你也无数次问自己:日后会怎样呢?是成功亦或是失败?这似乎是一道非A即B的选择题。”
——小欣
“你的梦想可是当一名科学家,还有一个好人!还是一个要照顾姐姐的人,有远大志向的人!当科学家是有可能的,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所以一定要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
——小雅
“今天想借这个机会与你谈一谈。上小学时,都是父母与老师给出来的压力,并不是自己自愿,所以效果并不是很好。现在进入深附,我决定多依靠自己,毕竟知识是要靠自己总结出来的。”
——小菲
“曾经的我,我是初中的你。我现在在深大附中过得还不错。你小学的胡作非为,你的散漫,你和父母对骂的场景,让我十分气愤。但你已逝去,而取代的是新的我,一名优秀的深附学子。”
——小明
“过去式,你好。我知道,其实你的内心并不坚强,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但我要直面你,这样才能遗忘你,并重新开始,告别你。”
——小李
“六年级下学期,你更加不努力,掉出了前三,但你骄傲至极,不愿承认,你纵容自己。但你还是很爱笑,因为你并不愿意发现,所以它也成为了秘密。”
——小越
“过去的几年里,你失败了无数次,但你不曾放弃过。我相信将来你也会一直坚持。”
——小语
“觉得你好累?我也好累呢!我好想又要变成你的样子了,这该怎么办?但愿不吧,我尽力吧!”
——小桐
“小学的我,我将和你告一段落,我是将鼓起勇气去迎接未来的那个人!”
——小晨
这样一封简单的信,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审视自己的过去,与自己进行一场对话。清空小学时的“包袱”,从深大附中,更轻松、更坦然、更有目标地重新出发!深附学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