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是一个刺痛眼睑的数字,它的背后隐藏着80多年前的种种残酷、罪恶。翻开历史上的这一天,似乎可以嗅到那股弥漫在中国土地上的浓得化不开的血腥。
今年又到了这个日子,在年年都会拉响的防空警报中,我带领我们班的孩子展开了纪念“九一八”事变的主题活动。活动以广播、音频、视频、文字的形式进行。
同学们闭着眼,用最虔诚的心为这一段疼痛的历史默哀
端正身姿,用最规整的姿态,聆听918事变始终
听完广播,看完视频,聆听讲解后,有的同学早已潸然泪目,沉默久久。
活动最后环节,同学们都纷纷举手发表自己对此事件的深刻看法。
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正视历史、奋发有力
不得不感慨:中国未来可期!
为了深刻感悟这段历史,并且升华本次主题活动的意义,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用文字,记录了对此事件的深刻感悟:
廖若涵:“九一八”,岁月抹去了当初的痕迹,这道伤痕却依旧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上,带着对那一段历史的无比复杂的情感,永不磨灭。以前,当我翻到这段意味着屈辱、弱小的历史时,我总会跳过,我不愿去翻看,不愿看到任何一段言述苦难的文字。但今天,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我重新翻开这一篇章,斩除了所有的迷雾。抹去时光的锈迹,往昔的一切都有血有肉地展现在我面前。沿着时光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那处处悲歌,却始终闪烁着顽强的时代,我发现,这不仅有浓烈的悲哀,还有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抗争到底的勇气和毅力,“九一八”事变,在敲响灭种亡国的警钟时,更为响亮地奏响了一曲中华民族崛起的凯歌。
李晓慧:“九一八”事变中,我看到了昏暗的天空出也闪耀着希望的光束。这是不甘屈服的华夏民族的勇气之光,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志气和勇猛以及血肉之躯铸成了一道坚实的城墙,保卫着伤痕累累的祖国,他们战胜黑云的围剿、寒风的侵蚀,带领我们中国走向了新的道路。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手里,我们要更加努力,才不负先辈,不负自己!
余璇然:中国还是太弱小,弱小到敌人侵略你只需要一个借口”。看完九一八视频后,我感到又悲愤又无奈。悲愤同为人类却残忍至极,无奈面对此种侮辱,当时的中国却没法反抗。我不恨今天的日本人,只恨当时的中国太落后。当代的我们,不能盲目仇恨,也不可忘却那些耻辱。铭记历史,奋发向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张洋:为什么我们被欺负后是如此软弱啊,而不是奋起反抗绝地反击?我不服,这不是我们国家的真实实力,我不服,当时的日本用如此残酷的手段。现在我终于明白周恩来总理的那句话了:“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中国当时的失败之处在于太过脆弱。因此我们要振兴中华,不忘国耻,实现强国梦。
刘腾蔓:“九一八”事件,日本虽是极其可恨残忍,但当时的中国毫无还手之力,其实一部分原因也在于自身。鸦片战后,一部分文人醒悟,开始研究西方的先进历史地理科学技术,了解世界,而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国固步自封。相反,日本确实抓紧一切机会学习。面对这样历史,我觉得因引以为戒,不能圈地自守,闭门造车,应将开放的大门向世界敞开,通过学习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廖依娜:“九一八”事变是值得所有人铭记以及反思的日子。我惊叹于我一直引以为豪的祖国,在那一刻,为什么做不到一点像样的反击?这使我深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落后了,就只能被别人一脚踩在脚底;就只能被别人套上虚无的罪名却无力还击;就只能看着族人惨死冰冷的刀枪下却什么都做不了;就只能在垂死的边缘无力挣扎。因此,“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的强大!
庄羽:“九一八”是中国历史上抹不掉的伤痛,日本用残忍的手段和残酷的战争妄想吞并中国,但,这种“妄想”并非脱离实际,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是一条古今通用的真理。就在最近,美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贸易战,这场“战争”中,美国股市上涨,中国下跌得厉害,为什么会发动呢,为什么敢发动呢?因为中国没掌握核心技术,一受到制裁就没辙了。归根结底,中国未来的人才集中在我们这一辈,唯有少年强,国才能强,做好现在的自己,不能让自己落后,从而不让国家落后。
肖喆煦:“勿忘国耻,振我中华”一句简单的标语,暗含了多少痛苦的挣扎,民族的悲愤。身体里只要留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就永远为祖国待命。新生代的我们永远被国家需要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盔甲与利刃。
张紫玥:看完“九一八”视频,我体会到“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不管黑夜多漫长,总能迎来胜利的曙光。另外,虽然现在事情过去87年了,但历史的耻辱不会因为时间的打磨而变淡。“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我辈的职责!
或慷慨激昂,或悲伤沉痛、或冷静沉稳,无论何种态度,同学们都对这段镌刻着“沉重”二字的历史时光感悟良多。在掷地有声的感想中,无不流露出对国家富强的迫切希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吾辈强,则国强”的含义。当代的他们正直热情,昂扬向上,明天的祖国也定会更加富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