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17日,深大附中初中历史教研组开展了以“探索·体验·传承”为主题的历史主题教研周活动。本次教研周以探索、体验为主线,学生不仅在真实情境中落实核心素养,还能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寓教于乐,师生们共同遨游在历史的海洋内。
活动1:教师展示课
深大附中初中历史科组一直致力于构建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本次教研周三个年级一共推出了7节多维度视野下的公开课,充分展示了深大附中师生的风采。
初一年级教学处副主任秦方老师展开结构化复习,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历史核心素养和认知思维的培养。本节课设计围绕学生复习的难点、痛点为基准,从单元概览、时空定位、知识建构、重点详解、史料研读、实战演练六大角度,帮助学生明确时空背景,构建知识框架,深入解析重点,研读史料提升理解,以及实战演练巩固所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李玉龙老师通过“剧本杀+法庭审判”的方式设计了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兴衰》一课。通过设置悬疑性问题:是谁谋杀了唐朝?让学生带着疑问查找资料,找出唐朝灭亡的四大原因后,让学生通过对嫌疑人的审判确定唐朝衰亡的原因以及唐朝衰亡的影响。整节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勇敢地展示了自我。
初二年级三节课通过课堂与信息手段结合、巧妙设计情境和借助本土化资源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样精彩。
童盟老师巧妙地运用手写板技术,将传统教学与新技术相结合,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课程中,童老师首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童老师引入了手写板技术。学生们在手写板上进行互动,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吴淑媛老师巧设情境,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作为导入,围绕着“思想先导——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天日昭昭,人心灼灼——拨乱反正”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在最后环节,教师通过设置“1980年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访问邓小平”这一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对毛泽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在讨论、表达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原则和方法。
张宇老师以学生最熟悉的城市——深圳作为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意义。张老师以深圳为例,详细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政策演变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展示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惊人变化,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活力。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而且深刻地认识到了对外开放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初三年级推出两节多维度构建的初三历史复习课。张馨文老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创建模型,搭建支架,运用相关材料和作业反馈表贯穿课堂。课前学生充分使用材料和反馈表分组出题、解题、改卷;课中学生分享出题和解题思路,另设两个观察小组总结优缺点、复习和解题思路和方法。课后作业张老师再次使用五则材料的命题,学生使用课上的方法和思路答题,真正落实“高效复习.精准答题”。
冯一帆老师创设参观上海博物馆的情境,让学生适应情境化模式下的命题与解答,完成知识能力的层层提升,滋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借助影像资料和上海历史博物馆虚拟展厅的素材,借助四位讲解员盖章的形式还原博物馆参观流程,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再结合博物馆的展品和相关学者的研究设计思考题目,以落实课标核心知识内容。最后请同学们写下本次游览的心得感受,实际上是回归中国历史上四次近代化探索所带来的启示。
活动2:学生递进式作业展
深大附中初中历史科组不断探索学生个性化与递进式作业。本次作业展类型类型丰富,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递进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落实核心素养。
初一年级的漫画活动——历史画卷绘千秋 文化瑰宝映时空,题材来自现行初中学段古代史教材或博物馆文物。学生通过手绘漫画生动讲述历史故事,同学们的作品有史实依托、主题鲜明,通过对史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改编、再创作,感悟祖先勤劳智慧感到骄傲,传承创造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初二年级设计了以“红色脉络映初心,百年奋斗铸风华”为主题的思维导图绘制作业。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初二年级的同学系统整理和学习党的光辉历史、革命理论以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学生运用手中画笔,发挥个人创意,勾勒出党的奋斗历程,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审美水平。
初三年级进行了以“历史波澜凝笔端,字里行间蕴深思”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展。初中历史材料型论述题(也称小论文)是一种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考查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题型,充分展示了初三年级学生运用知识、认识问题、提炼关键信息、形成观点并进行完整论述的能力。
活动3:学生活动展示
——“我”为家乡文旅做代言
和“我”是红色基因传承者
读史使人明智,学史使人明理。深大附中的历史学生活动同样丰富多彩。2023年冬天,随着尔滨旅游热火遍全网,各地网友和文旅局都急了。为了让自己的家乡出圈,深大附中的初一学子纷纷为家乡的文旅局出谋划策,开展了“我”为家乡文旅做代言的学习成果展。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深附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用最美的语言、最生动的画面、最真诚的行动展现对祖国的热爱。
今年寒假来到了我的老家广东普宁,领略到了家乡不一样的传统文化--普宁英歌舞的魅力!英歌舞起源于明朝, 它起源于它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今,许多年轻人致力于弘扬普宁英歌舞事业,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广宁,到北京奥运,再到英国伦敦,走向了国际化大都市, 这其间离不开一代代人致力于传承非物质传统文化的辛苦付出。今天的我们也应当积极宣传家乡文化,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做家乡宣传的小小接班人!以前总认为家乡是文化沙漠, 当我见识到英歌舞时,才发现家乡的历史之悠久,文化之深厚,让我爱上了家乡。
因为这一次的活动,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家乡,认识到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英歌舞,从拍摄到剪辑辑到制作, 这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剪视频的乐趣, 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剪视频的小技巧。通过了解英歌舞,我也爱上了历史,探索古代的小趣, 我也一定会继续坚持着这份兴趣,感受历史的独特魅力。
——初一6班洪泽铭
南头古城是家门口的历史文化遗迹,小时候和家人去过无数次。今年寒假因为历史研学作业的要求,我带着不一样的视角走进熟悉的景点,重新认识南头古城的历史。这次参观让我受益良多,不仅学习了南头古城的历史,而且还了解了南头古城的建筑特点,看到了许多以前我来这里没有注意的地方——南头古城的博物馆。爱家乡,先从了解家乡的历史开始。从参观到整理视频素材,写文案,剪辑视频,到最终作品成型,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呢。
——初一7班王梓涵
带着历史寒假作业的小任务——我为家乡文旅作代言,今年寒假我深入走进家乡的民间艺术活动。我的家乡在潮州饶平,春节期间,饶平以潮州大锣鼓,彩车巡游,舞龙舞狮布马舞等非遗项目为全市人民献上春节祝福。潮州大锣鼓以鼓吹乐奏演奏,舞龙舞狮表演接车舞出“二龙戏珠"舞龙出海等造型,姑娘们跟着锣鼓声穿着马头裙跳出精彩的舞蹈,演奏者们吹着豪迈的音乐。用镜头记录这些表演的精彩,加上搜集的资料,让我对这些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出来的家乡宣传片在学校展出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初一8班沈佳欢
为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近代历史,提升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初二年级于2024年3月14日开展了“我”是红色基因传承者——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党史知识竞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活动从党史卡牌游戏开始,学生分组完成,在游戏中考察同学们对党史时序和事件的熟悉度。游戏优胜的同学参与下一轮党史问答竞赛,在竞赛中回顾各个历史时期党的伟大精神、历史事件、重要文献和英雄人物。
以史为鉴,承前启后,此次党史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用,推动附中学生从党的伟大精神中坚定信念、获得滋养、汲取力量、砥砺奋进。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争做一名合格的时代答卷人,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党史卡牌游戏中,我们利用卡牌上的线索提示判断历史事件,然后对事件进行时间顺序的排列。这个游戏增强了我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在游戏过程中我对事件的时间、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加强。
——初二6班 刘心
我们在校本课上进行了党史卡牌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我们再次梳理了中共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时间脉络。而后续的党史知识竞赛对我来说更是不小的挑战,所幸最后我赢得了比赛。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这次的活动让我对党史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在深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历史学科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更深刻的认识。
——初二7班 管诗琪
本次教研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教师们集体备课、集体体验和集体反思,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历史学习的乐趣,锻炼了历史学习的各方面能力。
探索体验育素养,
传承创新助远航。
深大附中历史科组将秉承初心,
砥砺前行,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