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思政课堂进法庭,法治精神筑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一个环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应该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以社会大课堂拓展思政课的教学场域。


为了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响应“行走的思政课”号召,2024年3月28日下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由道德与法治学科杨阳教师带队,“走进法治”社团的学生们和3位老师走进南山区人民法院粤海人民法庭,“零距离”感受和体验法院工作,把思政课堂延伸到法院里。


同学们在张豪庭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法院的正门、导诉区、文化交流中心和支部党建角、审判庭。在庭长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法院的历史、受理案件的类型、三种诉讼的不同、法官的工作常态以及相关法律知等;深刻体会到网络时代法院的办公也与时俱进,更加便捷和环保;同学们还参观了法官的办公区,发现严肃的法官们也有柔情的一面,他们的办公室很温馨,庭审中公正严肃的法官,私下也是很温柔的。


在庭审区的第四法庭,张豪庭长、马泽铃法官和蒋侃法官给同学们讲解了有关庭审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同学们通过观察庭审现场的桌椅摆放等规则、体验法官的位置和视角、倾听非常清晰响亮的法槌声,感受着法庭的严肃氛围、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现场的同学们对法院浓厚的法治氛围所吸引,纷纷向法院法官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法官们耐心解答,充分满足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学们也被法官们的魅力深深吸引,都积极与法官合影、找法官们签名留念。

大家带着一分好奇心去,带回十分满足心归,非常感谢南山区人民法院给我们思政课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和机会。青少年正处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政教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学生李致远:我们去了南山区人民法院粤海人民法庭参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的字,这使我感受到了法治带给我们的温度与厚度。通过与法官的交流,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了解的法律知识。在活动的结尾,庭长与其中的一位法官给我题了字,期待我早日成为法律人。本次活动使我收获满满,也令我立志成为一名司法工作者,努力以自己渺小的个体与内心,尽自己所能改变我身边所能改变的一切。


学生郭婷婷:此次活动我感想颇深,通过走进南山区人民法院,进一步感受了法律的温度与公正。通过厅长的讲解、与法官的交流,我知道了什么是速裁、感受到了青少年的重要性,国家对我们未成年的保护。我十分荣幸能参与本次活动,看着书本上的知识走入现实,体验法律条文的温度。感谢学校和老师、张庭长与两位法官,感谢法律保护每一个人说话的权利。


学生朱薇:罗翔老师曾说过:“我觉得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所以这一次,我们不单单是从书上、网上来简单浅显的了解法院,而是实地考察,体会和感悟法官的工作。进入粤海法庭,首先注意到的便是一行显眼的大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彰显着“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因为现在的科技迅速发展,法庭采取快审、速裁,当事人可网上立案,方便快捷。而法庭内也实行无纸化,所有的证据案件都可在屏幕上查看。从与法官的讨论中我们得知,法院的意义是还原事实,捍卫法律的尊严,保障我们的权利。通过未成年的案件不公开和进行封存,我明白法律也是有温度的。而置于法官办公室中间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经过这次法治实践,我懂得了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是要在每个案件中得到回响,法庭需要真正做到公正司法,人民至上,才能为人民守住幸福。


学生家长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