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市教研员吴振文亲临课堂,参与评课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评课过程中,教研员指出:王伟利老师和张健超老师所讲授的一节新授课、一节复习课,虽然课堂类型不同,但主体都聚焦于概念公式和定理这方面的内容。教研员对两位老师、对我校数学学科一直聚焦概念的深层次教学,及兼顾数学文化和数学实验的教学方式给与了充分的认可。此外,教研员也肯定了我校在青年教师培养上的成果。
同时,教研员也在评课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指导。对王伟利老师的课,教研员表示:这节概念新授课推进节奏很自然,这节的概念是比较难讲解的,在内容(明线)的处理上,从速度到平均速度再过渡到瞬时速度,可以更加完整,对于t=t0的瞬时速度没有进行求解,可以起到总结的作用,在环节(暗线)的设计中,对于情境设置到问题抽象,再到应用深化上可以更加饱满,让学生学有所获。
对张健超老师的课,教研员表示:与老版本教材相比,新教材对超几何分布更加强调,概念课的教学和复习,都应引导教学,回归教材,最好由情境提炼,生成概念,严格依据课标,减少机械刷题,所以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的分布列可以带学生推导,加强对概念、公式的理解。
两位授课老师在听取了教研员详细点评后,对自己教学进行了更深刻的反思,对以后的教学方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在场其他青年教师也受益很多,通过此次听评课活动,开阔了教学的内容和眼界。
研讨课结束,吴振文老师对深大附中数学组全体老师开展了《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基于问题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的讲座。
教研员指出:无论是高考还是我们的教学现在正处于一个变化的节点。
那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原来我们既有课标又有考纲,可能我们老师更多的可能关注了考纲多一点。因为我们可能更多的教学评价说的是评价的主体就是考纲,那么现在基本上我们说是取消了考纲,其实就是把课纲和课标合二为一了。因为现在课标里面它除了我们教学的内容之外,它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模块是关于教学建议和命题质量分析,包括一些高考命题建议,这是新增加的。所以现在课标它的地位基本上它不仅是影响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时候也会影响评价。高考考试内容与课标内容一致,教学课时安排也与课标内容一致。
我觉得在引导教学方面要有这样的三个大的方向。
第一个是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二是高考增加了区分度;三增加情境教学。教研员提出学生要减少刷题,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引导学生要重视原理并开展探究活动。教研员对教师提出,概念的生成要重视探究性,注重情境化,最终形成概念的抽象化。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还推动了我校数学组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教研员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得教师在之后的课堂中更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相信在教研员和广大教师的一同努力下,教育事业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