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对于青年教师杨柳来说,当年在经济系读本科的时候,突然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无疑是她人生道路中“最惊喜”的一步。
那是2012年,她在一次支教活动中,强烈感受到与小孩子交往给她带来的快乐。“那时候就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有梦,就笃定去追。这位看起来温婉柔弱的江南女子,其实有着强大的内心世界。
本科毕业后放弃保研,通过“跨界”顺利考上了教育专业的研究生。2015年,梦圆深大附中,她成为一名政治教师。
初入教坛,一直觉得自己是跨界出身的杨柳给自己下了“死命令”:用专业铺垫教育梦想之路,站稳高三的讲台,帮助高三学习圆梦理想大学!
她曾经跟学生分享过一个等式:成功=平台+努力+运气+坚持。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她也一路“开挂”:
2015年获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6年获深圳市微课大赛一等奖,论文《高考试题在复习中的运用》与《浅谈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
2019年深大附中年度十佳德育工作者;
2020年被评为深圳市高考学科教学先进个人;
2022年获深圳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2023年5月受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邀请,参与“2023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茂名)教研帮扶活动”,并作了优秀课例展示,收获一致好评;
2023年9月被评为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
师傅有话说
“目标清晰,追求执着”,对于这位年轻的后起之秀,杨柳的师傅,深大附中高中部主任、教学处主任陈美英用这八字给出高度评价。在她眼中,杨柳从入校以来,就在一步一步朝专家型教师的目标努力迈进,她的课堂总是充满创意,深受学生欢迎。她的成长,对其他青年教师也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学生有话说
已经从深大附中毕业,目前已在大学就读的张乐(杨柳老师的学生),至今对杨柳的课堂记忆犹新。“她会将游戏、活动融入到课堂里面,让我们在模拟事件中学习,对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张乐记得,当时在学维护权益的时候,杨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有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其父母发现后将施暴者放到网上,导致施暴者也遭到网暴。杨柳引领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而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进来。
除此之外,张乐评价她是一位“温暖又有活力,工作负责认真”的老师。“在情绪决堤的时候,她会主动拥抱我们,安抚我们的情绪。因为她的乐观活泼,很多学生受到正面影响,学习更加积极。”她说。
近距离走进杨柳,我们发现,这确实是一位充满智慧与魅力的老师。
她推崇场景化、故事化教学,让原本枯燥的政治学知识,变成鲜活生动的社会场景。教与学在真实而有趣的讨论、实践中深入而有质量地开展。
她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加上强大的执行力,使她在各种各样的评比中脱颖而出,在各种各样的角色中应付裕如。
但更重要的,是她对人生、对事业、对周遭的人与事所持有的一种积极而热情的态度。因为这样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生命力,使她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分享者、互动者和引领者。
亲其师而信其道,或许,这才是杨柳老师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快问快答
1.参加比赛对您的专业成长有什么帮助?
走出去跟优秀的老师同台竞技,可以接收到最新的理念,扩展眼界,提升素养。这是一个不错的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
2.比赛和日常工作的关系是怎样的?
相辅相成。比赛就是把平常的东西用最短的时间展示出来。要想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就要做好日常积累,做一个有心人。
3.从教学、班级管理到科研,同时做很多事情,对你来说是不是很大的挑战?
这在于你怎么看。如果把它们当做一件件事情来看,确实挺繁杂。但换一个角度,其实这么多事也就是一件事。系统思维、化简为繁,我比较喜欢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视角,这样的话你就会轻松很多。
4.但客观上,这些事情还是要占用你很多时间?
是的,所以有时候朋友也会说:怎么你好像永远都在工作!不是备课、上课,就是写教学设计、做课题。我说,这不只是工作,更是爱好。我是真心爱好这个,然后它刚好又成为我的工作。所以我是幸运的!我觉得兴趣是职业发展最重要的指南针。一旦兴趣跟工作结合起来,你就不会觉得疲倦。
5.“玩中学、学中思、思中做、做中研”是你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如何体现在具体教学中?
我的教学追求就是以一种很轻松的状态去上课,课堂上有很多活动、游戏,然后把知识融入其中。除了知识的渗透,更高阶的课堂设计是价值引领和思维锻炼。所以我的课堂有很明显两个特点,第一就是情景活动化、故事化,第二就是一定要有问题链。
6.你理解的“教育魅力”是怎样的?
首先,我觉得教育魅力应该是教师自然而然散发的状态,不是刻意的,也不是割裂的。如果你的生活状态是充满魅力的,那你的教育也一定是有魅力的。于漪老师讲到,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在我看来,教育应是一种蓬勃向上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所呈现出来的生活。你在台上和台下的样子应该是一样的,没必要换另一副面孔。我经常跟学生说,你要对生活保持热情和乐观。这也是我希望呈现给学生的一种状态。
第二,教师要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对新的领域有探索欲。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如一潭死水。比如,我在高一要上六个班的课,也就是一节课要上六次。但我会尽量让六次课都不太一样,因为面对的群体不一样,我跟学生互动的感觉以及我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第三,不管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富有亲和力的老师。我是学生的朋友,他们成长路上的分享者、互动者和引领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7.工作八年来,有没有遇到瓶颈期?
现在还没有,可能过几年会有。至于怎么克服瓶颈期,我觉得多读书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有时间,我就会去看书。这是一直坚持又特别喜欢的事。我也会跟学生分享读书所得,还会把书中的素材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所以我觉得读书可以解惑。
8.在你眼中,深大附中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同事关系很友好,互相帮助的氛围很浓。学生都很可爱、天真、亲切。整个大环境是温暖的,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是清晰的。这是一所有理想、有情怀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