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9日,深圳大学附属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学子走进湖南与江西,开启别样的研学之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研学启程
6月5日,研学导师到校与班级老师进行工作交接,为同学们讲解注意事项,强调安全、文明出行并说明此次活动的行程及活动目的,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收获一段快乐、充实的研学经历。
乘坐深圳北开往长沙的G6012次列车,开启了五天的研学之旅。
同学们在高铁上,静静地享受着这短暂的时光。看着窗外高速飞驰的景色,朦胧的城市渐行渐远,正在向长沙靠近。
来湖南,肯定少不了吃一顿地道的湘菜,西湖楼是历史悠久、极具湘味特色的酒楼,被称为吉尼斯之最、亚洲最大的酒楼,古典的建造风格,青砖碧瓦,犹如皇宫。
承传千年文化,汲取中华灵气。西湖楼内环境优美,建筑全部采用仿古格调,兼有明清宫廷建筑的气势磅礴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秀美绚丽。这里文化气息浓郁,古典的,传统的,民族的异彩纷呈,令人流连往返.....
翌日,列车抵达井冈山西麓炎陵县,车站外早已拉起横幅欢迎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学子的到来。他们继续乘坐大巴抵达井冈山,入住农户家中,井冈山当地农民的热情跟井冈山的秀丽风景,让同学们一扫满身疲倦,一下子进入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新天地。
读行伟人故里
毛泽东铜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同学们在毛泽东铜像广场举行庄严缅怀仪式,敬献花篮,并环绕铜像行走一周,瞻仰伟人雄姿、朗诵《少年中国说》,抒发爱国情怀。
毛泽东纪念馆是一家系统展示毛泽东主席生平事迹、思想和人格风范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在纪念馆里,宣讲员在风雨亭饱含深情地向深圳大学附属中学讲述了毛泽东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的感人事迹,同学们认真聆听,深受鼓舞。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结构上分为序、走出韶山、秋收起义、万里长征、民族抗战、解放战争、开国大典等篇章。该演出对于缅怀革命先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场生动的实景演艺,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程。
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最大的特点是将纪念意义寓于复制实物,让人们于游园之中感受历史进程。通过参观,了解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史,从而塑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之心。
来到刘少奇纪念馆,一件件革命遗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个个场景再现,都鲜活的重现了刘少奇同志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同学们了解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光辉事迹。
行走田野课堂
体验传统渔猎、农事活动、了解古代原始生活中的生活智慧以及感受丰收喜悦。
同学们一起做饭,淘米、烧水、洗菜、准备餐具和桌凳,齐心协力做一顿丰盛大餐。
精彩的表演,热情的欢呼,在老师的带领下,台下的同学们用手机打出一片光海,随着节奏摇摆,为表演的同学打call。
井冈山|重返红色征程
1927年毛泽东带领起义军在井冈山建立的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井冈山时期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的学生需要学习与传承的。
入住农户家里,同学们跟随农户主人们一起,翻地、除草、劈柴、包粽子、扎葱油饼,亲自上手体验在大城市中难得的手工劳动机会。晚上,同学们分组在农户家做访谈,进行行动研究,跟当地的村民深入互动。
到达井冈山的第二天,同学们重走红军路,参观大井旧居、茅坪八角楼,感受艰苦岁月的痕迹,后抵达黄洋界,感受曾经炮火纷飞的革命战场。
在井冈山第二天晚上,原本计划隆重举办的篝火晚会因为持续大雨被搁置,但是同学们内心的热情却一点没有被浇灭,在晚上八点多雨停后,自发的在村广场进行文艺表演,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在井冈山第三天,同学们参观小井红军医院,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口诵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然后给正在高考考场上的高三学长学姐送上了我们的祝福视频。
三载求学南山下,今朝策马闯天涯
从此直上青云路,人生何处不飞花
深大附中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在井冈山祝愿高三学长学姐:虎啸南天,鱼跃龙门。蟾宫折桂,金榜高中!
然后登车前往北山革命烈士陵园, 走进井冈山北山烈士陵园举行“传承井冈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祭奠先烈活动,深大附中学生处容升军副主任代表祭奠,敬献花圈,学习井冈英烈坚定理想信念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而后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及碑林。
下午四点多钟,三天的井冈山行程行将结束,同学们依依不舍踏上返程,并于农户主人们深情告别。
心得感受
本周高一年级师生来到了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学,红旗飘飘,信仰永驻。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前,讲解老师动情地为我们讲述了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丰功伟绩,她红着眼眶,颤抖着声音,让孩子们切身地体会到“爱国”是一多么光荣而又沉重的两个字。敬献花圈之时,全体师生庄严肃穆,大雨纷纷而下,仿佛是天空感动的眼泪。高一老师们没有人撑开一把伞,拂过身上一滴雨,以身作则地为学生展现“敬仰”如何外化于行。也许在这一刻,红色的种子真正在每位师生心里,生根发芽了!
——高一(6)班班主任 蒲琛苇
这次的红色研学之旅,不仅是对悠悠历史的追溯,更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我们踏着泥泞、踩过碎石,感受到了战士们心中的坚定;穿过博物馆的大门,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仿佛把我拉回那个时代,看到先烈的担当和勇气;走过革命根据地,肃穆庄严的气氛让我沉思,他们用血和泪为民族解放献身,让我倍感自豪和激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无数次点醒我的诗词,让我将继续为伟大的祖国和民族贡献力量!
——高一(6)班 文雅
五天的井冈山研学转瞬即逝,我们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蓦然回首,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当我们在烈士墓前缅怀先辈,在八角楼台走进历史,在挑粮小道磨炼意志时,我领会到了井冈山精神的真谛,是艰难作战,而不放弃的优良作风,是为革命牺牲的奉献精神,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以后我也要学习井冈山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如同先辈们一般。
——高一6班 刘思洁
本次的井冈山研学活动让我在各个方面都受益匪浅,在生活上通过包粽子等活动培养了我们的的动手能力以及增强了我们的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精神上更是收到了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在了解了井冈山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后,增强了我我们的民族安全感,归属感,更是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爱国精神,鼓舞我们担当国家和时代的重任。
——高一6班 冯柯华
短暂而美好的研学结束了,但这次井冈山之旅却令人收获颇丰。我们不仅见识了革命老区的风土人情,还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井冈山的斗争历史,被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所震撼,也为其抛头颅洒热血的所动容。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应当继承、发扬这份井冈山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高一6班 丁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