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初中部教学开放日:好课程,新样态

3月17日,我校初中部举办了以“好课程  新样态”为主题的教学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共计1000余名家长进入校园参加听评课活动。深大附属教育集团各兄弟学校的教师们也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百余名教师一起共同研讨,互相学习。


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素养育人”的层级课程体系,课程类型共分成四大类,分别为多元融合课程、优质推荐课程、原生优质课程及个性发展课程。


三大类型的多元融合课以PBL跨学科项目式教学《你好,新疆》最受关注,线上线下听评课人数逾数百人,华南师范大学李德红教授点评此课“真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来推进学习过程”;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教学处谭炜东主任点评此课为“学生在课中获得了相关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并提升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综合性、真实性问题的能力”;参与听评课的家长也对此课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课“课堂涉及知识领域广泛、注重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团队协作精神”。


本次开放日还特别展示了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新型课堂,易青老师主讲的《相交线和平行线》、那鸣镝老师主讲的《因式分解》均采用了结构化设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框架是以大概念为统领,基于“内容结构”的推进,达成“过程结构”和“方法结构”的落实,最终实现三个模块的结构化。初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以“关系”这一大概念为统领,通过关联前期线段、射线的研究经验,类比研究直线,用位置和数量两种基本“关系”贯穿整个内容结构的教学,进而延伸到后期直线与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关系”的研究。渗透了类比、转化、整体等思想方法,落实方法结构。而整节课遵从“是什么”“怎么研究”“有何”这一过程结构。


语文冯李娜老师主讲的《土地的誓言》、数学王海月老师主讲的《相交线和平行线》、地理陈琳老师主讲的《非洲》、历史童盟老师主讲的《宋代经济的发展》均使用了信息手写板进行教学,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或问题进行展示,教师能快速结合学生的呈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或讲解。这是我校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的典型课例。


39节优质推荐课和每位老师的原生优质课是我校在“双减”背景下扎实教研、深耕课堂的最充分体现。优质推荐课充分体现了集体教研的成果,在“一师一优课”的方针指引下,我校每位老师的课程均是原生优质课。


我校还呈现了多样的个性发展课程,共60余门校本、社团、劳动和德育课程,给同学们提供了多样的多元发展平台。


许多班级教室座无虚席,家长和孩子们共上一节课,让家长对孩子们一天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新的认识。


家长对深附课堂非常满意。在收回的近600份课堂教学评价表中,教师专业功底扎实、知识渊博、讲课思路清晰、对知识讲解细致、讲授方法新颖、课堂氛围好是反馈意见中的共识。

有家长表示在体验了孩子们一天的学习生活后,也深刻感受到了孩子们的不容易,家长们表示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们还纷纷表示,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准备周密,安排细致,创建了很好的沟通平台,希望今后多举办类似活动,以便家长们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兄弟学校对我校的课程层级设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深大坂田和深大外语的相关老师专门就我校的校本、社团、劳动课程的构建体系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开放日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素养育人的多元课程体系和办学成果,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搭建了兄弟学校共同研讨、互相学习的平台,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