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7日开始网上授课至今,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网络授课模式,老师、同学、家长都在不断学习和摸索网课,很多同学在网课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拥抱新学习环境,主动解决网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从一开始的的新鲜好奇,到习惯寻常,有同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网课学习模式,还有同学依旧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后网课时期,如何持续保持学生对网课学习的热情,承接下一阶段重返校园的学习重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近两个月的网课学习时间,如何更好让孩子提高网课学习效率,调整近期网课学习疲软状态,逆流而上,积极应对,塑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节课,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①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的困难和问题,讨论解决方案,掌握网课沟通新技巧;
②正确认知,主动拥抱新环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一、 网课学习,你真的适应了吗?
上有网课,下有作业,前有同学,后有爸妈,左有微信,右有qq,当黑板换成了屏幕,将到班换成了打卡,交作业换成了传照片,的确会有与传统课堂模式的不适应,更需要我们勇往直前突破困境。
我们先来看一篇“2000年最佳科幻作文”,最佳在什么地方?超凡脱俗的想象,流畅的文笔,2020年我们真的实现了在家上课。这不由得让为师想要吟诗一首
烟笼寒水月笼沙,
网络学习你在家。
时刻担心网卡爆,
隔屏还在吃早餐。
同学们,这是不是过分真实了?
网课到底适应的怎么样呢?你是青铜“萌新”,还是已经修炼为王者至尊?
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测试看看吧!
从同学们的自评中可以看到,有同学在网课期间发现自己网课操作技能不是很满意,网课操作技能的不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
接下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网课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或收获进行分享讨论。
同学们在线分组讨论,使用腾讯文档在线编辑上传小组讨论结果,提到网课学习中有以下困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间分配不合理、容易超时;不知道怎么提问解决疑难。
二、 网课学习技巧,我分享!
根据同学们课上讨论的网课困扰,涉及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四个学习环节,邀请了几位同学进行经验分享交流。
时间都去哪里了?蔡培佳介绍的APPtiming,给我们分享了抓住时间好方法,还能邀请同学一起进行云自习,云监督。
徐慧怡同学介绍的“forest”APP,是一款既能安心学习,又能够投身到绿化种树公益事业中,一边学习,随手绿化,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可不能半途而废让小树苗扼杀在摇篮里,那就要持续自律,可不能让“自律小树”倒下。
更多同学提到在课堂上布置如何把疑问点圈定出来,课上提问或者课后有针对性跟进,康顺祺和金泳成同学分情况讨论,康顺祺同学介绍了利用平板和手机的同学如何快速利用软件内置快捷键进行截图和标注,金泳成同学联系班主任QQ,在线演示操作了如何利用QQ快速截图、标注、保存的过程。
在课后,有不少同学的作业都有这样一句温馨提示“照片辣眼睛”,拍摄的角度、光线没有控制好,照片质量不高,也影响了老师批改各位同学的作业。余文轩同学给各位同学分情况讨论,根据苹果手机、安卓手机不同,介绍了不同扫描方法,推荐了“全能扫描王”APP,给同学们提交清晰作业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在课外学习中,张奕嘉同学分享了很多他发现“宝藏”公众号,如共青团中央、广东共青团、为你读诗等。我们很容易在网课之余被游戏“带偏画风”,容易沉溺其中,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辩证使用,如何用网络更好地辅助我们的学习就非常关键。
三、 如果成功有途径,那便是终身学习
听了这些同学的分享,很多同学惊呼“技术派”,也有同学表示之前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把这些常见的网络操作技巧融入到学习当中,学习的平台不只是课本和教室,如果已经延伸到电子屏幕和网络。
我们在网络学习中,积极应对,不逃避,不低头,不躲闪,逆流而上,寻找更多有效有效办法,王卓同学和他开发的“快捷课堂”软件就是我们身边的例子。
在大家对网课学习都束手无策、手忙脚乱的时候,王卓同学敏锐地发现同学们的需求,从自己的编程兴趣出发,一边自学编程,一边根据网课实际进行开发,倾听“用户需求”,目前已经有4个版本面世,受到《深圳晚报》、《深圳少年派》记者的采访。用身边例子,让孩子们感受,学习无处不在,终身学习,势在必行。
再如我们网课期间“云上”举行的“中华小当家之每周一菜”、“家居健身大法我分享”等活动,当我们遇到问题,想办法去解决,想办法去给家人做一道可口佳肴,我要向妈妈爸爸学习,我可以在网上寻找灵感,向更大的世界寻找灵感。
还想给各位同学介绍一位你们熟悉的朋友,近日一场央视与网络销售带货的跨界合作引发热议,“段子手”朱广权在节目中金句频频,卖一个莲藕汤朱老师还用上了“奇变偶不变”的数学公式,让大家隔着屏幕,捧腹大笑。有人求问朱广权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他说没有什么能够信手拈来,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我相信这就是终身学习的魅力。
各位同学,未来可期,乘坐通向未来的美好客机,那便是“终身学习”号。
最后,为师再献打油诗一首,
烟笼寒水月笼沙,
终身学习是最佳。
羌笛何须怨杨柳,
自律自强闯难关。
课后评价:
不会讲段子的班主任不是好老师。自称梁大头的锦瑜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班主任。
《网络学习,从青铜到王者》 是一节从标题就潮到飞起的班会课,通过老师学生一起的前期准备,课堂学习,所有听课人都能学到方方面面的网课学习技能。
这节课的新潮体现在班主任的精炼的语言上。梁老师的金句很多,“你的声卡坏了吗?”“是电子产品先动手的?”请停下你们勤劳的小手“……这样的语句让人很难拒绝班主任的要求,更想要专心的听下去。新潮还体现在师生的网络知识上,锦瑜老师熟练的使用在线表格同时收集各小组信息,原来还有”种树“这样的软件可以促进我们放下手机专心学习?同学之间也可以远程协助解决电脑问题、互助答疑!熟练使用各系统手机自带程序进行学习提醒、作业扫描,甚至还有班级的网课学习系统2.0……三班的师生个个都是专业人才。
这是一节很有实效性的班会课。网课上到现在,大家都认为在线学习技术掌握的差不多了,初二(3)班让我们大开眼界。从每天学习日程安排与提醒,到课堂笔记到作业拍照,再到专注力养成,都有技巧所在、技术展现,都是孩子们亲身经验的分享;很多学生参与了本课的课前准备和当堂分享,准备本身就是极大的收获,没有分享的孩子也通过小组交流和课堂学习了解到了实实在在的网课技能。班会课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梁老师的课后总结更是画龙点睛,充满鼓励和期待。虽然很遗憾,要是时间够长,梁老师定能带着孩子们分享更多实用的学习技术和技巧,但通过这节课,孩子们的网课学习效果也定会更上一层楼。
可能,你到王者的距离,就差一个段子手。不对,是梁老师。
——初二年级组长杨珂老师
新的课堂形式为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需要大家努力去适应。而掌握好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对于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在短短的两个月初,梁老师所带的初二(3)班的师生已经凝聚集体的智慧建构起了完备的居家学习体系,他们充分利用电子产品的互动性、便捷性,将实用有趣的学习类app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使用讲解。这节课值得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居家学习,妙招必不可少!
——张泰老师
3班的孩子在班会课上展示了他们的“小宇宙”,把他们在网课期间发现的小技巧,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推广,把我们常见的网络技巧与网课进行融合,助力下一阶段网课学习。
终身学习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在班会课中始终隐藏着“终身学习”的暗线。
锦瑜老师匠心独运,本节班会课把网课学习困惑作为班会课切入点,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网课学习技能自评,借助网络协作文档,分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发现问题,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感,学习在网络上进行小组讨论整合,本身也是一种“学习”。邀请网课学习经验丰富的同学进行分享,把新学到的技能运用到网课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学习无处不在。王卓同学介绍设计“快捷课堂”的心路历程,辅以央视“段子手”朱广权的人生经历,从身边到远方,无不是终身学习的影子。
学习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危机即是转机,拥抱这种不确定最好方法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让学生学习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至关重要。
——黄羡蓉老师
网课生活诸多的不便,需要大家努力去适应。而掌握好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对于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梁老师所带领的初二(3)班的师生,带领着学生开放软件,使得学习更加快捷,并且充分利用电子产品的互动性、便捷性,将实用有趣的学习类app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使用讲解。就建立起了完成的网课体系,并且这节课广受学生好评!网课学习,妙招必不可少!网课学习,妙招必不可少!网课学习,妙招必不可少!
——王卓同学
周三下午我们开展了网上的班会课。在课上梁老师给邀请几位同学分别为我们介绍了一些疫情期间有助于居家学习的软件。
从这节班会课中我收获了很多,也颇有感触。在我看来,班会课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好机会。一节好的班会课不在于排场有多铺张,内容有多深奥,而在于学生是否能从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赵心怡
班会的主题是“网络学习技能”,网络学习虽然让我们见不到老师和同学,但是,可以通过网上学学习这个优势,去利用互联网,和一些学习来监督自己,从青铜变到王者,利用一些APP,例如可以帮助管理好时间的 timing软件通过专注的方法和做计划的方式表监督自么的网上学习 Forest专注森林也是一款很好的物件,种树是APP最基本的功能,让我们在学习成者工作时放下手机感网上学习,还需要提交作业,在提交作业时,拍照不清楚以使用手机中扫描文稿的功能,让你的作业更清楚老师改作业就更轻松课中提问可以用截图功能标注不懂的地方,及法问老师最后最重要的还是自律,APP可以辅助学习靠得还是自己。
——施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