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扛米提油寻常见 居家战“疫”爱锻炼——记深大附中魏康胜老师线上体育公开课

                           


沙发垫,洗脸毛巾,做饭的围裙……,魏老师,你确定上的是体育课?还是我进错了课堂?  

桶装油、袋装米、瓶装水……,魏老师,你是体育老师还是现代“卖油翁”?

3月24日下午,伴随着讨论区的热烈讨论,深大附中体育高级教师魏康胜在腾讯会议精彩开讲《居家环境的体能提升方法》。

原来这是一堂充满浓郁深大附中特色的线上体育公开课。

特殊时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深附学子居家学习依旧是阳光积极活泼的青春美少年,体育课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实践课,需要老师示范,学生参与,更加讲究师生间的及时可视性互动。魏老师在试用了一段希沃、腾讯课堂、B站、腾讯会议等多个网络平台之后,最终选择了腾讯会议。通过视频和声音的及时互动,一对多的可视性示范和指导,提升了动作指导的效能。腾讯会议不仅实现了师与生之间的及时可视性互动,而且实现了生与生之间的及时可视性互动,一扫宅家的孤独寂寞,在同伴面对面的PK中,体育精神自然传承,增强了体能训练的效果。特殊时期的专门定制背后是深大附中体育人默默地智慧付出。


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由于疫情无法外出,训练场地从400米的田径场变成了学生居家大约3-4平方米的小战场,训练方式也从传统的跑、跳、投转向原地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居家环境缺少专业的运动器材,如何保证原地间歇训练的高强度呢?魏老师因地制宜,巧借生活用品,如桶装油、袋装米、瓶装水等进行负重练习,通过示范、引导和启发学生,令其根据所找重物的不同,遵循安全性和适宜性原则,创建符合自身训练负荷的运动套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练习密度、负荷和强度,魏老师都提出严格的要求。通过远程的脉搏测定,第一个运动套餐后学生脉搏数超180次/分钟;通过记录练习时间,学生的练习密度达70%以上。之后又不断变换组合,由固定统一运动套餐拓展到充满个性的N种运动套餐,带领学生体验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因地制宜的运动器材,灵活多变的运动套餐,打破了居家环境体能训练的局限性,变有限为无限,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体育运动的核心素养。


因势利导,主动融入。为了扭转学生跟随老师被动训练的局面,魏老师因势利导,层层设疑,“中考临近,我们的训练必须提高强度,增加难度,但现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怎么完成?”“家里没有专业器材怎么办?”“这些可以用吗?我可以试试吗?”“怎么才能更好地使用它们?”“运动套餐只有一种吗?”始终在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思考力激发了学生主动融入运动训练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课程接近尾声时,魏老师一改往日的风趣幽默,深情告白:“中考在即,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坚持!寒冬终将过去,待春暖花开时,等你平安归来!”



这是一节很好的体育示范课,魏老师备课充分,情景创设构思巧妙,教学方法熟练,练习内容生动活泼,整节课魏老师收放自如,风趣幽默,在教学器材缺失的条件下巧借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为课堂增添色彩,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训练套餐,让学生有多种练习方法,教学有新意,练习添兴趣。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体育张晓霞老师

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上课之初魏老师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疫情当下我们如何提升训练效率?通过油米醋酱油调味品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锻炼意识!巧用工具:体育课区别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腾讯课堂、希沃课堂、钉钉课堂等工具很难满足体育课的在线教学,魏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和深大附中多媒体教室的结合有效的满足了体育课的上课要求、达到了实时互动、实时监控、实时反馈的效果!教师教学热情饱满,学生锻炼积极:课程设计三大环节中热身操、力量训练、放松环节,魏老师全程参与同学们锻炼,好多同学下课时汗流浃背!

——体育王磊老师

我觉得魏老师的体育课特别好,准备运动很清晰,能很好地跟上。最喜欢的是利用身边的物品,利用家里的物品来进行体育锻炼,因地制宜,非常接地气。活动量逐渐增加,能让很久没运动的人能慢慢适应,效果很好。

——物理杨晓静老师

听完课,我默默地就把米拿出来练了。                         ——数学王丽丽老师

安然(女儿)居然跟着魏老师上起了体育课,哑铃举起来!  

——语文尚靖瑶老师

毕业多年,看到昔日恩师依旧活跃在教学第一线,身材保持很好,依然龙精虎猛。居家环境的体能提升方法,教学方式多样,教学内容易懂,运动方式简单实用,贴近生活,让我受益良多!感谢魏老师的辛苦付出。

——2009届毕业生林俊链

这次体育课是一次很新鲜的体验。因为疫情,在不能外出锻练的环境下我一直很担心体育中考。但经过这次体育课我才发现其实身边许多日常用品统统可以为我们所用,为我们提供帮助。很谢谢老师的这堂课和辛勤付出让我明白了方法总比困难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学到了就让我们活灵活用起来,为迎接中考体育时刻做好准备,加油!冲!

——初三(1)班学生曾晴

这是一次最特别的体育课,没有了标准的体育器材,每个人便从家里找到了许多其它的器材,比如说大米,酱油,水桶。虽然不能回到那熟悉的操场,但是依然有体育老师细心的指导,让那些看似作用很小的用具“化腐朽为神奇”。感谢老师!中考加油!!!

——初三(1)班学生腾讯

因为疫情的干扰,对于体育课来说是最致命的。平常的锻炼也不会有很大的成效。但是上完魏老师的公开课,我学会了如何巧用身边的食物来提高自己锻炼的效率。负重练习这一方法,既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让我更加有信心地面对体育中考,真的是收获满满啊。

——初三(1)班学生张致烨

 

今天有幸见魏老师一展风姿。魏老师言传身教用心的给孩子们传授运动技能、技巧和锻炼方法。细心的给孩子们创设情境,结合现实,让孩子们掌握动作技巧!生命因运动精彩,体育因坚持美丽!生命需要运动,学习需要勤奋,人生贵在坚持!孩子们加油,努力挑战运动极限!争取中考出好成绩!

——初三(1)班刘淼金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