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基于情 贵在通 致以用——记深大附中秦方老师的线上公开课

学生不是知识的存储器,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灵魂的人。老师不是知识的传输器,老师是循循善诱的引路人,知识到能力的的提升,应该是思维的探索之旅。习近平主席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一堂好的历史课更能教育人。深大附中秦方老师,是深圳市中考优秀命题教师,对中考历史复习有着独到的经验。3月25日,她用师之匠心,引领着同学们的思维不断拓展,铸就了一堂有灵魂的历史复习课。


秦老师用“曙光”吸引听众的目光:用课标定位,精确知识范围;以学生为主,突破重点难点;用总结归纳,提升综合素养;用典型例题,举一反三提升做题能力。结构严谨,构建起四维立体复习网络。秦老师处处以生为本,时时以人为准,引导听众一步一步得出结论,一点一滴取得收获。最后秦老师用历史对照现实,让大家记住过去的英雄之魂,传承现在的英雄之路。



在导入环节,秦老师以1901、1911和1921三个时间节点为引子,巧妙地将前一单元和即将要学的第四单元做了有效衔接,迅速将同学们带入到当时的时空情景之中,跟同学们探索穿越黑暗,迎接曙光之路。


在课标解读上,秦老师又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共产党的成立放在国际的视野之下,带我们巡游那时候风云变幻的世界,探究“曙光”诞生的国际背景,精确时间范围和知识范围。


重难点知识的处理上,秦老师将工作做在前面,让学生提前预习、处理加工知识点,用思维导图呈现学生作品,并进行精彩点评,树立榜样。随后又带着同学们对每个考点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把结论一点一点抽丝剥茧般思考出来。


总结归纳环节,秦老师把三个考点归纳为新思想、新阶级、新政党。层层递进,引导听众,慢慢理解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新在何处,同时又印证了前面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听者顿时明白了,这一“新”一“旧”之间的区别。

     为了让大家体会地更加深刻,秦老师通过“典型例题”,教学生学会自己出题,用材料去组织题干和选项,培养学生题感,以提升做题的能力。学生们踊跃出题,积极参与,这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做题者变成出题者,体会了一把做“命题人”的感觉。



最后,在秦老师的引导之下,从知识落实到能力培养再到情感体验,听众明白了为什么近代中国人民选择了新时代的曙光。但这还没有结束,当我们恍然大悟时。秦老师,将本课的灵魂之处展现给大家,把大家带回到了现实中。她说“没有一个冬天不能被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告诉我们要记住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奋斗过的人们,同时也要记住现在那些勇敢站出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们,记住中国精神,传承中国精神,这无疑就是本课之魂。


 

 

 


教师感想:

秦方老师这节课的导入用了近代中国三个十年发展的短句,简约别致,道明主题、引人入胜。整体课程结构设置精致,从课标解读到专项突破、从素养提升到典题训练。非常适合初三复习课的定位。本课选取的史料新颖详实,为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有层次的问题创设了真实的多维情境。这一课点睛之笔在于最后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与现实的解读,把本课凸显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核进行精准提炼,与现实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结合,引导学生体验现代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家国情怀,设计构思非常巧妙,体现了秦方老师扎实的教学素养和叙史达人的人文情怀。

                                                      ——深大附中范立红老师

 

复习课很难上,感觉文科复习课更难上。秦方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不一般的复习课。

文科复习落实知识点非常重要。如何生动地让学生能够有效落实知识点却不是老师一言堂很不容易。方方老师通过时空比较、基础知识展现、典型材料应用图文并茂、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完成了这节课的基础落实。整个过程对细节的关注有利于孩子应对考试,最后的总结归纳更是巧妙地处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既能深层次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又有助于素养地提升。

“典型例题——举一反三”这个环节特别好。学生们非常娴熟的出题、解题、答题,可见方方老师平时就很注重对孩子应用知识点的指导。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应用知识,方方老师的复习课不仅落实基础知识有效率,而且培养能力有效果。

通过主题的升华到“中国精神”的追求,不仅结合热点备考,还增强了同学们的史学素养,培养了家国情怀。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秦方老师特别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所以整节课师生虽然见不到彼此,但是非常有默契,课程节凑紧凑流畅,网课学习仍能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效果非常地棒!

——深大附中张馨文老师

初三中考临近,线上复习质量是中考的生命线。有幸聆听秦老师的历史复习课,感觉这是一堂有点有线有料有趣的高质量历史复习课。秦老师以课程标准精准定位历史复习内容,结合近年中考考察内容,根据其丰富的中考命题经验,重点突破难点和易考点。秦老师充分发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思维导图和基础知识复习表格,落实简单而又重要的历史知识线索。秦老师非常善于利用历史学科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精炼的史料,设置课堂有效问题,精选典型例题,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历史漫画、历史照片、历史视频,架构历史时空,游刃有余得从多维角度夯实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独立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复习课生动有趣又干活满满。

——深大附中邢卫老师

入深大附中也已经快三年了,这三年里,秦方老师一直可谓是我的领路人之一。秦方老师的历史课堂中总会让我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受,而在听完这节复习课后,又让我思考颇多。或许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这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可以帮助我上好初三历史复习,助力我在教学方面的尽快成长。具体而言,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我们知道,历史学科知识点繁多而琐碎,秦老师在课堂开始,便利用时间轴的形式,将一切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缀连,很好的帮助同学们梳理了与这一段史实相关的国内外重要时间和事件,为接下来的复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二,秦方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在课前对复习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布置了同学们整理并绘制思维导图,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与此同时,因为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复习的知识点有了总体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对自己认为的难点和重点,会有选择的进一步深入突破。其三,引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思考,对于初三同学的历史学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秦方老师则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方面,秦方老师运用了广泛而丰富的材料,运用文字、图片、视频、表格等多种形式,对历史进行全景式复原,同时关注线上评论区同学们的试试留言,运用“举手”连麦的方式,即时倾听不同同学的观点和主张,另一方面,秦老师独创性的设计了“举一反三”的环节,在课堂上给了同学们题干和选项,让学生参与出题,这一方法不可谓不新颖,这样的做法,我觉得在很大程度就避免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机械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深大附中童盟老师

今天有幸聆听了秦老师的这堂课,从中学习到不少中考历史备考的方法。这堂课秦老师从三个大的考点出发,用新时代的曙光这个专题来统领,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让知识点变得更加有丰满。整个课堂,学生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在老师的调动下,学得很活泼。

最让我难忘的是,最后情感的升华。虽说是一堂复习课,但秦老师还是能够让课堂显得更加有张力,情感的升华突出了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目的,传承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指导现实。所以她不仅仅教授了知识,还教育了学生们应该如何做人。

——深大附中李玉龙老师

师傅的初三复习课《新时代的曙光》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契合时代背景,聚焦中考考点。本课选取三个重要专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点到线构建历史时空。通过对课标的精准解读突破重难点,运用例题举一反三,让学生们在备考中有的放矢。虽是复习课,但课题角度新颖且有温情,是一节有温度的历史课。最后更是联系当前疫情防控情况,让人们感受历史长河中前赴后继的中国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抗疫的曙光了,也看到了深大附中中考的曙光。

——深大附中张宇老师

 

学生感想:

秦方老师声音好听,讲解细致,将本课《新时代的曙光》的三个主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如既往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多方面地向同学们逐一剖析,并一环扣一环,指出三个事件的共同点——“新”,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她应用这节课的新知识,跟平常一样,让学生们动脑出题,感受命题者的思维方式。最后挖掘出这三个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涌现的闪光人物,联系时事,将抗疫战士——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与他们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无障碍地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品质之崇高,从而达到了“基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的优课标准。秦方老师上课时一贯将时事与历史结合,并将课本上的知识建立成细致而不紊乱的网络,使课本上的文字鲜活生动,使知识有了生命与脉络,从而深入人心——这节公开课只是冰山一角,秦方老师的历史素养却可见一斑。深大附中的优课内涵,也不止于此;深附的知识海洋,正向您敞开臂膀……(想要享受更多优课请报考深大附中!)                                   

——初三(6)班陈丽如

秦老师这节公开课看得出非常用心准备,首先是课前的预习工作非常到位,课上是补充和强调;课前十分钟的视频融合了所有课堂内容,引入主题,激情澎湃;课上同学们积极互动;老师总结时将三个板块联系在一起,使我有了知识的连接意识。另外,也展示了秦老师鼓励同学们“出题”的新颖方式;最后将历史人物与现代的战疫英雄结合在一起,整节课我觉得很完整,很精彩。

——初三 (6)班胡译文

首先,这节课开始就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结合,让同学更好的理解了五四运动爆发原因(带入课堂);其次,本节课讲的很具体,每个事件连接的逻辑很强,一遍就可以消化,让同学很好的复习了所谓“新时代的曙光”;而且,还设置了自己出题的环节,让同学开动脑筋,也让同学换成出题人角度思考,有助于自我复习,找重点,点赞!
    我觉得非常完美,老师真棒!继续保持哦!   

—— 初三6班黄思宇

一次特殊的机遇,让我又回到了我亲爱的秦老师的课堂,在这样一场直播课上,我与秦老师“久别重逢”,点进直播间的一瞬间我很激动,又听到了老师熟悉的声音 ,熟悉的上课方式,生动又充满激情,让我闭上眼就能回想起老师在我面前上课的样子,回想起三年前的我,初三,坐在深附初中部的教室里听课,老师能在课上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如今三年后,我已高三,老师又在课上叫了我的名字,真的感动加开心!

                                 —— 2017届毕业生曾鑫语

时隔三年,再一次回到秦方老师的历史课堂,正如秦老师的课的主题“新时代的曙光”一般,秦老师一直像一道光,指引我们前行。与三年前一样,秦老师的课堂互动感十足且干货满满,全程紧密结合考纲,让大家自己当一回“出题人”,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考出题人的想法,同时也可以触类旁通,串起其他的知识点。就像秦老师常说的:“历史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树,知识点要形成体系”。相信一节课下来,大家一定也收获颇丰。

——2017届毕业生李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