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热闹的校园变得异常宁静,在“云端”,深附的教师们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深大附中工会倡议我们一起聚焦深附女性教师们的努力,仰望这一抹“疫”线春色,因为有她们才让寒冬的教育变得火热而有温度。
“疫”线春色——田军
受疫情影响而无限期延后的开学日期,硬是将一个原本是高三师生的最短寒假变成了最长考验。在非常时期如何有效地为附中高三学子的语文学习保驾护航,语文备课组长田军老师在短时间内练就“十八般武艺”,拿起抗“疫”的“各种武器”,成了大家口中名副其实的“田大侠”。
为了学生,她,“疫”无反顾。
今年回老家过春节的田军老师,原本打算好好陪陪年迈的母亲。但当疫情开始扩散,很多年轻老师开始逐步探索“网络教学”、“空中课堂”时,田老师那装着几百号学生的内心开始“躁动”了。她也要试一试。可苦于老家网络和电子设备的局限,在获得母亲的支持后,她决定改签车票。可是,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再加上武汉已经封城,南昌是否也存在封城的可能?一旦封城,高三孩子们的课怎么办?摸不清楚疫情形势,但她头脑中有一个目标却很清晰,一定要回到离她的教学阵地最近的地方。于是,她选择飞回深圳。大年初二,那个在工作中飒爽果敢、勇于担当的“田大侠”,与母亲挥别,偷偷擦去眼角的泪花,独自踏上了返深之路。
为了教育,她,“疫”不容辞。
疫情让一切按下了暂停键,但高三,时间不等人,线上教学不能停摆。作为备课组长,如何让学生“宅”而不“荒”,田军老师几次召开电话会议,从增补寒假作业的编订、相关材料的整理、课程内容的安排、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学工具的选用、教学经验的分享等多个方面,统一部署现阶段的工作安排,组内老师献计献策,主动分担各项任务,一切井然有序且富有特色。真正实现了全组齐心,共同抗“疫”,为学生的“停课不停学”保驾护航。田老师勇于担当,也成为全组线上课堂的第一人,为语文线上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为两个班的科任老师,田老师也经常会为了呈现一节“疫”常精彩的课程而“疯狂加班”。白天做题、备课、直播,晚上批改、备课、录课。“把得准学生状况,吃得透考试说明,抓得住线上关键”,她的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同样深受学生欢迎。
为了完美,她,“疫”往无前。
最初,田军老师通过相关视频学会了利用希沃平台录制“时间胶囊”,来指导学生学习。一个短短十几分钟胶囊的背后,往往要凝聚了数个小时的心血和精力。每个“时间胶囊”的录制都规定老师必须按照希沃白板的要求制作课件,而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色彩到声音,从画面感到流畅度,每一步都追求极致与完美。经常要“折腾”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录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胶囊”。用学生家长的话来说,田老师已经是“录课成魔”。殊不知,她竟是一位在放假前夕因急性喉炎突然失声,治疗了一个星期且刚刚痊愈的人!
年级工作群里经常会看到田老师的“求助”信息。她总是缠着技术人员问个不停,“为什么题号数字后面的点不能去掉”、“题号怎么会乱”、“如何实现作业选作”、“不小心删掉了作业又能否重新布置”、“直播时黑屏如何处理……”,她就是这样,为更有效的线上教学,总是刨根问底,总是不断尝试,就像一个志在解锁新技能的学生。
为了探索线上学习的最优模式,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田老师还反复对比腾讯课堂和B站等不同平台,选择出最适合语文教学的线上教学方式,并在组内进行推广。现有的数个教学平台都曾是她的“战场”,不论哪个,如今都运用自如,其行动之迅速,甚至是让组内的年轻老师钦佩不已。田老师在这个非常时期带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课堂知识,更是满满的前行力量!
在学校里,因为勇于担当、敢于直言,田军老师常常被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为“田大侠”。可她自己却坚持认为,在这场教育者的抗“疫”战中,她只不过是深大附中老教师群体的一个缩影,像语文组的“拼命三郎”李莉老师,数学组“和风细雨”的罗丰元老师,物理组“一笑而过”的王劲松老师,英语组“善解人意”的陈萍老师……,他们都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这场疫情中,也许“田大侠”们无法像那些美丽的逆行者一样,为保家卫国而奋斗在抗“疫”第一线,但是,学生有需要,她们一定回;教育有需要,她们一定学。她们扎根于教学岗位,为了学生而勇挑大梁,将教育热情融入哪怕是一帧画面的呈现中,用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来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转,他们也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深附工会为“田大侠”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