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批判思维,创造未来 ——深大附中高中部开放周专题报告系列(一)

2019年12月24日,未来公社创新发展研究院于红昶院长再次来到深大附中,做客深大附中高中部开放周专题报告讲坛,主题为《批判性思维与创造》。生动的导入,睿智的语言,同学们沉醉其中;图文并茂,头脑风暴,同学们踊跃发言;结合生活,深入浅出,同学们意犹未尽。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身居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我校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教育先行先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年首创全国高中自主招生“631”模式,依托深大优质教育资源,实行“双导师制”,力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于教授讲座对于学生而言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于红昶院长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去合理地确定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把表象和本质区分开来的能力。其实,批判性思维更应强调是对自己的批判。”他还提出“思想要开放,过强的自尊心将影响从失败中学习,错误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价值,错误与一个人的能力没有必然关系。”



讲座结束后,刘书安副校长为于红昶院长颁发“双导师制项目式学习”校外导师聘书。

 

 

 

前几年某一高校的高考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中有一道题:

你更喜欢老子还是孔子,请给出自己的理由。

我当时看到这个问题,第一想法就是究竟哪一个更好,我又应该给出怎样的理由来论证我的观点。就像考试时常规的答题套路,我又开始想着找到正确答案,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

但官方给出这道题没有正确答案,只是希望看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宽度。当时的我看到的最完美的答案,就是分别将两个人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没有谁更好,只有谁更合适。

我想这应该就属于批判性思维的一大方面,多数人常常因为信息不完整而导致自己思维的固化、片面,仅看到事物的部分导致“读书无用论”等断章取义性质的理论出现。

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用处也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在如今这个互联网腾飞、信息纷杂的时代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以高效为自己节约时间。不论是以个人或是国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为了拓宽自己的思维,也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其次,对于高中生而言,我们更应该认清,培养批判性思维不仅仅适用于所谓理科生,其实,它对于所有学生(不分文理)都极其重要。以我们常常练习的议论文为例,严密的逻辑与辩证的思维实际上是更应受到学生重视并加以培养的。

同时,在“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中,对自己的反思是令我深有感受的,有时我们应该学会纠正自己对“错误”的错误认知,学会纠正自己对于“犯错误”的错误态度,认识到“错误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价值,错误与一个人的能力没有必然关系。”

从现象看本质,从批判看自我。

(高一2班 魏泰妮)

 

 

 

 

 “从来如此,便对吗?”鲁迅先生的这一句话恰能充分体现批判性思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其实,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过程。生活中常常存在因为主观认知而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从而导致不理性行为的情况,同样一个思维在不同情况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批判性思维于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在这个日新月异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缺乏信息,只是缺乏对信息好坏的判断。批判性思维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人才,生活方式和创新创造上都是重要环节,是发展的潜在动力,这也就是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的原因。

批判不同于批斗,它能充分体现尊重与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权威的合理质疑,自我反思与实践,还有逻辑与写作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在日积月累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多想多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解决世界的问题,主要是靠大脑的思维和智慧。”

 创新需要批判性思维,时代需要更多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让我们提高思考自主性和逻辑性,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高一12班 李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