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从江西吉安调入深圳,在深大附中教高中数学,容升军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分数提升的现实冲突。
从2018年开始,深圳高中开始探索走班制,一个模糊的想法在容升军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与其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如探索最能发挥学生长处的教学和管理风格,成为每个学生的伯乐。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的实践中,除了多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老师”以外,2019年容升军带领的拿云实验班高考600分以上学生人数达到15人。今年教师节,他还被市教育局授予“深圳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没人有时间开小差的数学课
容升军上课嗓门大、有激情,讲题的时候却时常不说话,有时引导学生讲题,有时发动学生合作讨论,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说,我的学生没有时间开小差,学生们宁愿记关键词、抢着回答问题也不会上课睡觉。他经常用两个字总结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告诉学生:“你们只要能体会这两个字,就不会觉得这节课过得很慢,反而会觉得怎么就下课了。”精准的语言和简洁的课堂风格,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力。
与00后交流时,容升军坚持“严中有爱”的尺度。在遇到学生违规使用电子产品、破坏纪律等行为时,他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商量处罚方式,让孩子接受处分并意识到错误,将批评的伤害降到最低。容升军的班上有个女生写作业不认真,他与学生交谈后发现,该生最突出的问题并不是不爱学习,而是对老师和家长的说教和要求抱有抵触情绪。之后,他每天抽出放学和课后的碎片时间与这名学生聊天,发现她热爱画画,就鼓励她坚持培养这一爱好。“不能只盯着大学里的一点知识培养学生。”他说,“高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多元评价时代的来临,容升军将对学生的心态培养置于培养刻苦的学习态度之前,他认为心态积极、对兴趣持之以恒的孩子,综合素质不会太差。作为培养了多位省奥数获奖选手和全国高中数学竞赛获奖选手的数学老师,他不仅研究学生的成绩,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深圳学生可能不如内地学生刻苦,但在适应社会方面往往比内地学生更强。”容升军班上的一名高一女生,查阅资料并采访了家中3位长辈,写出了《成长在华为所在城市》的近万字历史论文,让他感叹:在示范区当教师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调整心态化解“叛变”危机
今年教师节,容升军收到了一条长短信,感谢他曾经的教育——发送这条短信的是2年前带领同学“叛变”的副班长。在处理“叛逆期”学生的问题时,容升军曾经这样安慰自己:“你恨我三年,说明这三年里我是尽心尽力地在管理,在传授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一想法让他尝到了苦头。2017年刚到深圳当班主任时,班上的一名副班长因篮球比赛中高年级对手的违规行为,召集了其他同学去对方宿舍讨公道。在冲突即将升级之时,矛盾被匆忙赶到的老师暂时平息下来。容升军得知副班长的大胆举动后,在办公室教育了他,由于学生不服气,两人大吵起来。这名副班长随后开始在课上表现出对容升军的不满,甚至多次带领学生反抗他。
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却不被领情,感到委屈的同时容升军开始反思自己的心态:我是不是太急于让学生接受自己的道理,而忽略了学生认识的成长性?学生的心态有问题,我是不是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后来,他改变了对副班长的态度——“先逐渐适应他,再慢慢改变他”。这一过程让容升军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帮助他摆脱了与学生相处时的急躁情绪,并逐渐理解学生的个性。
校长短评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为基:
容升军老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作为数学老师,他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地把“传道受业解惑”落到实处,有优异的教学成果;作为年级组长,他兢兢业业,以身作则,高效有序地完成各项工作,带领教师团队提升业务水平;作为学生处副主任,他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深受学生的喜爱。(南方教育时报 程玉轲)